簡介
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功,但成功卻只是一部份人所獲得的果實。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的。要獲得事業的偉大成就,達到自己心中的最美好夢想,我們就要經過一番努力。不歷經風雨,哪能見彩虹?我們要成就我們美好的人生,我們就要就需要走過人生的第一重門,門上刻著「智慧」兩個字。當我們享受著辛勤勞動所結出的果實時,回首往事,你就會發現,我們經歷的人生七個哲學,是如此的壯美,如此值得回憶,並且慶倖,我們自己曾經走過。
章節
- 第一章 智慧的哲學——選擇與放棄(p.15)
- 人生即是選擇(p.16)
- 有所為有所不為(p.19)
- 為失去而感恩(p.23)
- 選擇強者做對手(p.27)
- 捨掉一些無謂的忙碌(p.29)
- 將欲取之,必先予之(p.33)
- 學會等待(p.35)
- 丟掉多餘的東西(p.39)
- 把握命運的偉大力量(p.43)
- 選擇面前別固執(p.45)
- 丟棄舊我,接納新我(p.50)
- 第二章 意志的哲學——堅持與承受(p.53)
- 輸得起,才能贏得起(p.54)
- 暴風雨中長出的翅膀才最堅硬(p.58)
- 意志在承受痛苦中成長(p.61)
- 堅持擁有讓短暫變永恆的魔力(p.66)
- 意志博弈,贏在堅持(p.69)
- 逃避只會更軟弱(p.72)
- 堅持每一時刻,機會才能不錯過(p.75)
- 堅持是對意志的一種考驗(p.78)
- 半途而廢必將一事無成(p.82)
- 別讓生命葬送在終日的抱怨中(p.85)
- 意志創造人生的奇蹟(p.89)
- 第三章 心態的哲學——樂觀與豁達(p.93)
- 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(p.94)
- 要堅信,今天的一切都是最好的(p.99)
- 忘記報復就是對自己施恩(p.101)
- 好心態,使病痛不治而愈(p.107)
- 微笑面對痛苦,痛苦自然縮小(p.111)
- 用樂觀給憂鬱畫個句號(p.114)
- 樂觀每一天,別讓煩惱過夜(p.119)
- 樂觀者才能看見希望(p.124)
- 心靈狹窄,世界就會更窄(p.127)
- 放得下才能沒煩惱(p.134)
- 吃虧也是一種享受(p.137)
- 別做斤斤計較的小婦人(p.139)
- 第四章 人際的哲學——友善與分享(p.143)
- 不要想著報復別人(p.144)
- 不要抵制他人的批評(p.148)
- 廣結善緣人生就會暢通無阻(p.152)
- 無私心地幫助,為人脈關係加值(p.155)
- 蠻橫待人只會把悲傷留給自己(p.159)
- 雙贏的關係才最穩固(p.162)
- 一起賺錢才能一直賺錢(p.164)
- 分享,讓你嘗盡各種味道(p.168)
- 獨佔會招來厭惡(p.172)
- 分享使快樂加倍,痛苦減半(p.176)
- 不要因他人的錯誤而生氣(p.180)
- 第五章 機遇的哲學——勤奮與進取(p.183)
- 勤奮要從今天開始(p.183)
- 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(p.187)
- 苦練內功才能抓住機遇(p.189)
- 機會鍾愛上進之人(p.192)
- 別給懶惰找藉口(p.195)
- 勤奮也需要有方法(p.198)
- 安於現狀不能保持現狀(p.201)
- 找準努力方向,把勁兒使對地方(p.203)
- 勤奮讓傻瓜變聰明,懶惰讓智者變傻瓜(p.208)
- 一日勤,一夜安眠;一生勤,幸福長眠(p.212)
- 要成功就要對自己狠一點(p.214)
- 控制自己,遠離糜爛的圈子(p.217)
- 第六章 財富的哲學——節儉與投資(p.221)
- 有錢不置半年閒(p.222)
- 做慈善也是一種投資(p.226)
- 將錢花在有用的地方(p.230)
- 切忌跟風投資(p.234)
- 節儉也是在創造財富(p.238)
- 讓節儉成為習慣(p.244)
- 投資,讓一錠金變成金山的魔棒(p.248)
- 會理財才能會生活(p.255)
- 節儉並非作有錢的窮鬼(p.258)
- 入不敷出會讓你生活陷入困境(p.261)
- 杜絕面子的成本(p.265)
- 隨時變更投資方式(p.268)
- 市場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(p.271)
- 第七章 幸福的哲學——快樂與平(p.275)
- 學會在單調的工作中尋找快樂(p.276)
- 感恩生活,擁抱快樂(p.279)
- 快樂植根於積極的態度中(p.283)
- 心平氣和,問題才能解決(p.287)
- 快樂是治療挫折的良藥(p.289)
- 善待生活,生活才會善待你(p.292)
- 幸福不一定驚濤駭浪(p.296)
- 懊惱讓你陷入痛苦的泥潭(p.302)
- 倘若生活欺騙了你,也要平和面對(p.306)
- 開動情緒吸塵器,清除思想垃圾(p.309)
- 平凡的生活中更容易找到幸福(p.313)
作者簡介
焦鼎
哲學碩士。對於企業管理,哲學,心理等方面頗有研究。曾在各大企管財經類和哲學類刊物上發表過文章百餘篇。
FB留言
同作者書籍
同書類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