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當人文遇上科技,會激起什麼樣的靈光與火花?
一頭華髮、睿智幽默的劉炯朗教學四十年,深受學生敬愛。年逾七十,面對知識總不失赤子之心,仍熱愛求知、不斷學習,自詡「深受西方影響的中國讀書人」。
2005年,劉炯朗接下電台邀約,主持「我愛談天你愛笑」節目,深入淺出地為讀者介紹天文地理、文學歷史等領域的重要大事,將科學與人文巧妙結合,引發熱烈回響。
透過個人的學思歷程,劉校長期勉年輕人:不要畫地自限,要有廣泛興趣。順從自己的喜好,培養專業以外的興趣,感受世界的美好。
本書收錄二十六篇自然領域相關文章,用輕鬆詼諧的筆調帶領讀者一窺科學之美,包括:
銀河為什麼又叫牛奶路?奧卡姆的剃刀可以拿來做什麼?費米先生為什麼陷入兩難?外星人根本不存在?或者只是我們沒看到?「追星族」們如何狂熱探尋科學真理之美?牛痘、抗生素的發明其實是一連串偶然?為什麼圓形是最經濟的形狀?你是不是忙不停又瘦不了?……
章節
- 1.談天(p.13)
- 天有多大?(p.14)
- 宇宙的中心點(p.23)
- 尋找外星人(p.31)
- 德瑞克方程式(p.40)
- 從大爆炸開始(p.47)
- 追星有一套(p.56)
- 世上最幸運的人(p.64)
- 霍金與黑洞(p.72)
- 時間是圓的(p.79)
- 再探愛因斯坦的夢(p.88)
- 2.說地(p.97)
- 炸彈客與王羲之(p.10)
- 阿基米德的頓悟(p.98)
- 科學中的偶然(p.107)
- 花粉、染料、抗生素(p.115)
- 眼睛會說話(p.123)
- 圓周率怎麼來?(p.129)
- 從打噴嚏說起(p.138)
- 蝴蝶變貴人(p.145)
- 3.論人(p.159)
- 當老虎來敲門(p.160)
- 壓出來的文明病(p.169)
- 忙不停又瘦不了?(p.177)
- 鴉片接受器與難忘的貓王(p.185)
- 睡的好,人不老(p.193)
- 學會與壓力共舞(p.201)
- 完美的追求(p.210)
- 基因工程時代的倫理戰(p.217)
作者簡介
劉炯朗
1934年出生於廣東,在澳門完成中學教育,1956年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,1962年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博士學位。先後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及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,並曾兼任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助理副校長等,1998年回台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,作育英才無數;並以資訊工程之國際學術聲望,於2000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。近年更悠遊於寫作、廣播、演講等領域,幽默的談吐及豐富的學養深得學生及閱聽大眾喜愛。
FB留言
同作者書籍
同書類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