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日本如何再崛起?日本從泡沫經濟崩潰之後,許久沒有找回「失去的十年」或「失去的二十年」,或許這次大地震,終於把今後的課題震出來,可以期待日本締造再一次的奇蹟!
日本文化觀察家劉黎兒,帶你直擊遭受震災撞擊的日本現場,揭發深刻內幕,評析未來趨勢,讓你獲得另一種啟發和省思!
311大地震,為日本震出多少課題與挑戰?要靠何種底力和眼光復興再起?首相視察是核災蔓延的元兇?核電廠用的是素人而非職人?核電的乾淨低成本只是假象?低迷的日本景氣,繼土地神話崩盤、少子化經濟衝擊……能否在災後化危機為轉機?面對不結婚、超長壽時代,如何避免成為孤立的「無緣族」,一個人好好活下去?消費緊縮下,利用網路的物物交換生活,反而成為最佳環保術和節約術?日本單身女人的可處分月收首度超越男人,該換男人找長期飯票了?
311的東日本震災和核災,震驚全球,也讓長治久安的日本陷入空前危機。震災期間,日本國民沉著有序、互助堅強的表現,獲得世人讚賞;
反觀政府和核電經營者的失策慌亂,則成為重要的反面借鏡;福島核災的危險效應,更讓全世界重新反思核電的安全性和必要性。究竟是什麼樣的民族性格、生活意識和文化底蘊,塑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日本國民?
在重建的漫漫長路上,日本的政治、經濟和社會體系,又將面對哪些早已存在、或即將發生的困難與考驗?旅居東京的劉黎兒,與日本全國共同度過了災後的每一個瞬間,她同時以觀察者的理性思考和歷經輻射威脅、計畫停電的居民體驗,描繪出日本的現在進行式,並進一步發掘日本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面向,呈現其互相牽動、影響的趨勢演變,帶你瞭解全方位的現代日本。對於同樣位處地震帶,同樣設有核電廠,同樣面臨少子化和高齡化衝擊,各項發展皆與日本極為近似的台灣而言,更有眾多足堪參考與檢討之處。
章節
- 〔自序〕日本現在怎麼了?(p.1)
- PART 1 震災大效應(p.9)
- 日本需要第三次奇蹟(p.10)
- 大亂見真章(p.13)
- 優質國民,劣質內閣-官民如何面對世紀大災變?(p.16)
- 職人精神戰勝百年大難-各方敢死部隊拚鬥看不見的核災敵人(p.25)
- 這種時候只講道理沒用的(p.31)
- 電視上看不到的災情真相(p.34)
- 日本很幸運,不是泛政治社會(p.40)
- 震災報導,好壞在哪裡?(p.46)
- 日本正經歷空前未有的核災-核電安全神話崩潰了(p.53)
- 當潘朵拉的盒子打開之後-核電事故到底隱藏了什麼?(p.62)
- 日本還有多少危爐?(p.68)
- 福島核災的污染有多嚴重?(p.73)
- 沒有核安這回事!-核電現場工頭用餘生吐出真相!(p.82)
- 核電推進派的懺悔與警告(p.89)
- 福島核災該賠多少錢?(p.92)
- 日本是否可能走向非核之路?(p.95)
- 因震災而改變與抵死不變的人(p.103)
- 復興也需要文化、娛樂觀點(p.106)
- 日本復興路遙遙-菅直人內閣和民間企業溫差過大(p.109)
- 福島核災何時才能收拾完畢?-透明的恐怖感瀰漫地震大國日本(p.114)
- PART 2 政經檢測儀(p.119)
- 日本的景氣到底如何?(p.120)
- 第二就業冰河期有多冰冷?-日本就業活動最前線殘酷物語(p.125)
- 日本土地神話崩盤了(p.128)
- 如果日本人口減半-少子化社會帶來的經濟衝擊(p.131)
- 日本報業的掙扎-無紙新聞媒體有多少未來?(p.136)
- 出版大崩潰真的來了?-iPad是福音,還是致命一擊?(p.142)
- 中國大舉出手買日本!-沒臉的世界工廠開始買臉了(p.147)
- 日本政界的世襲遏止得了嗎?(p.152)
- 日本名嘴的德行(p.157)
- 來自地方的大反叛-地方選舉拒絕只有兩大黨的選擇(p.162)
- 日本都道府縣大評分(上)(p.168)
- 日本都道府縣大評分(下)(p.174)
- PART 3 社會潛望鏡(p.181)
- 日本人的愛社神話崩潰了(p.182)
- 昔日高收入三師,行情大暴跌(p.185)
- 人生重新開機時候到了(p.190)
- 當代魅力偶像,從歷史裡找(p.193)
- 不想長大的年輕人(p.196)
- 爸媽永遠不了解我-代溝越來越深的時代!(p.199)
- 四十而不立的人越來越多了-日本社會幼稚化加速進行(p.202)
- 日本即將邁向「無緣社會」(p.207)
- 超長壽時代來臨,卻有人不想活太久(p.212)
- 人生百歲時代,你能一個人活下去嗎?(p.215)
- PART 4 生活風向球(p.221)
- 日本人的金錢觀念真奇怪(p.222)
- 關於世間最重要的「錢」事(p.225)
- 物物交換生活,沒錢也過得很好(p.228)
- 下流肥的時代來了-消極、低調的下流才會肥(p.233)
- 女人為了「年齡不詳」,不在乎花多少錢(p.236)
- 日本品牌大考驗(p.239)
- 日本人的胃袋變大了-大碗的才過癮、才賺錢(p.242)
- 復刻版的流行方興未艾(p.245)
- 誰能抵抗歸零的魅力?(p.248)
- PART 5 兩性次文化(p.251)
- 難解新種男女大增殖(p.252)
- 男人也講求美形的時代(p.255)
- 追求堅強與包容的森林女孩(p.258)
- 不論工作或女人,最後五分鐘定江山(p.261)
- 該男人找長期飯票了(p.264)
- 跟跨性別大姊頭學處世術(p.267)
- 不知道為什麼要結婚?(p.270)
- 中年夫妻的寢室學(p.273)
- 簡訊離婚正流行(p.276)
作者簡介
劉黎兒
基隆人,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系,後進入台大歷史研究所,一九八二年赴日,曾擔任《中國時報》駐日特派員、東京支局長,現為專職作家,為《蘋果日報》《今週刊》《新新聞週報》《La Vie》《君子》《瑞麗伊人風尚》等刊物專欄作家,書寫對於日本都會情愛和生活文化的觀察與解析。
【黎兒私著作】
《超越地震》《新種美女》《新美女主義》《新種男人》《東京愛物語》《男女不完美主義》《東京滿喫俱樂部》《大劈腿》《大分手》《大不婚》《京都滿喫俱樂部》《結了婚還想戀愛》《職場男女求生術》《日本現在進行式》(時報出版)
《東京.風情.男女》《東京.愛情.物語》《東京.迷絲.迷思—黎兒的日本情思》《好色時代—黎兒的慾望東京》《東京情色手冊》《愛してる》《黎兒流》《純愛大吟釀》《醉心日記—幸福Cafe》《黎兒遊—邂逅深層日本》《黎兒純愛俱樂部—上班族優先入場》《女人25後》《換個姿勢愛》《棋神物語》《女人30後》《大人味日本遊》《裸》
FB留言
同作者書籍
同書類書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