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你不可不知的49個趣味心理學定律,揭開行為背後的心理學秘密!
每個看似詭異或者理所當然的現象背後,都蘊藏著有趣而神秘的心理學現象,翻開本書,從充滿趣味的心理學定律中找出你心中問題的答案吧!
快速的提升你的職場力、管理力、生活力!
你覺得自己的能力和工作表現超過每個月的薪水所得,想要讓老闆幫你加薪,但要如何摸透老闆心理,輕輕鬆鬆為自己打一場漂亮的加薪爭取戰役?
你必須在競爭激烈的銷售市場裡求生存,要如何才能看透消費者心理,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將口袋裡的錢拿出來,然後高高興興地把商品帶回家?
你遇到一個相處起來容易使人感到不舒服的同事,即使你已經想盡辦法讓著他、避著他,卻仍對你造成許多干擾,該如何猜透對方心理,然後對症下藥,讓自己每天工作愉快?
心理學是一門深奧的學問,但也是一門最貼近生活,且能使每個人都過得更美好的實用學問。人生像是一座花園,對自己的生命多一些瞭解,知道自己生命中那些陽光和陰霾、風霜和雨露因何而來,才能掌控自己生命中的精彩,進而掌控人生花園裡的花落花開。千萬不要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都糊裡糊塗,不知根底,不知道為何如此,不知應該怎麼樣抉擇才是正確的,不知應該如何做才是適當的,那樣你的人生豈不像一座借來的花園──只能站在花園外觀望花落花開,卻絲毫無從掌控力。所以,懂點心理學吧,別讓你的人生成為一座借來的花園。
章節
- 【前言】(p.5)
- 第一章 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──職場心理學(p.13)
- 首因效應: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(p.14)
- 近因效應:把握離自己最近的機會(p.19)
- 暗示效應:望梅止渴(p.24)
- 同體效應:自己人什麼都好說(p.30)
- 霍布森選擇效應:覺得只有一條路可走(p.35)
- 巴奴姆效應:自信,才不迷信(p.39)
- 破窗效應:牆倒眾人推(p.44)
- 共生效應:合作才能生存(p.50)
- 馬太效應:贏家通吃(p.56)
- 泡菜效應: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(p.61)
- 貝爾納效應:一個獵人難追四隻兔子(p.66)
- 彼得原理:不是你的奶酪你別動(p.72)
- 跳蚤效應:別讓自己的思維設限(p.76)
- 醞釀效應:給自己沈澱的時間(p.81)
- 鳥籠效應:慣性思維(p.84)
- 青蛙效應: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(p.89)
- 鱷魚法則:當斷則斷,免受其亂(p.94)
- 馬蠅效應:給自己找點「不自在」(p.99)
- 詹森效應:關鍵時刻別心慌(p.104)
- 凡勃倫效應:讓自己成為奢侈品(p.110)
- 第二章 管理是技術,更是藝術──管理心理學(p.115)
- 齊加尼克效應:該鬆綁時就鬆綁(p.116)
- 蝴蝶效應:天下大事,必作於細(p.122)
- 赫洛克效應:評價要及時合理客觀(p.128)
- 懶螞蟻效應:觀察比行動更重要(p.133)
- 瓦拉赫效應:朽木可雕(p.139)
- 南風效應:感人心者莫乎情(p.144)
- 冷熱水效應:惠,宜先小而後大(p.150)
- 阿倫森效應:減少獎勵也有效(p.156)
- 貝爾效應:好主管善於當扶手(p.162)
- 登門檻效應:得寸才能進尺(p.166)
- 鮎魚效應:生機在於競爭(p.171)
- 酒與污水效應:莫讓老鼠屎壞了一鍋湯(p.176)
- 螞蟻效應:人心齊,泰山移(p.181)
- 乞討效應:愛哭的孩子多吃奶(p.185)
- 超時效應:留點空白和餘地(p.189)
- 拍球效應:壓力是把雙刃劍(p.194)
- 短板效應:最弱的環節決定成敗(p.198)
- 手錶效應:原則只有一個(p.203)
- 螃蟹效應:誰也別想往上爬(p.208)
- 華盛頓合作定律:合作不像說的那麼容易(p.213)
- 第三章 聽聽自己心底的聲音──生活心理學(p.219)
- 杜利奧定理:用熱情為生活開一扇窗(p.220)
- 不值得定律:努力賺取幸福感(p.227)
- 情緒效應:你的心情現在還好嗎?(p.234)
- 責任分散效應:淹沒的責任(p.239)
- 累積效應:時常清理心靈(p.244)
- 非零和效應:雙贏則皆利(p.250)
- 酸葡萄效應:羡慕嫉妒恨(p.255)
- 定式效應:疑鄰竊斧(p.261)
- 模仿效應:猴子甩掉草帽是上當?(p.267)
FB留言